2014年5月8日 星期四

正向思考的力量

俗諺云:「人生不如意之事,十常八九」,人生難免都會經歷低潮,只是,當走出低潮的條件取決於面對逆境的態度時,您會怎麼想?

  是「為什麼我會走到這一步?」還是「我要怎麼從逆境中脫困而出?」乍看簡單的問題,正是決定失敗或成功的關鍵。
好與壞 當下一念

 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在年輕時,生活中屢屢遭遇挫折,萬念俱灰的他在準備自殺之時,突然看到窗外斗大的字──「ICAN」,其實那是一張寫著「AMERICAN」的招牌,只是「AMER」剛好被窗框擋住了,所以只看到後面四個字母「ICAN」。

  「I Can.」這句話的意義是「我可以」。卡內基突然想到:「一定還有什麼我沒想到的解決辦法。」從此,他總是不斷地告訴自己:「我可以!我可以!」也因為這樣激勵自我的方式,使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了他。

  綜觀從逆境中奮勇而上的成功者,都不乏一個特點──正向思考。正向思考,已經成為現代的熱門顯學,也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共通課題。如何讓思考模式成為提升自我的利器,進而能夠堅持所要達到的目標,形成掙脫逆境的動力,這就是「正向思考」的力量。

  與「正向思考」相反,「負面思考」常是讓人於失敗後一蹶不振的主因。

  正向思考有助於人們努力向前,但負面思考則拖著人們陷入泥沼;正向思考不一定是全然樂觀的,但負面思考往往都是悲觀的;正向思考的人傾向於鼓舞他人,負面思考的人習慣於抱怨周遭的人事物;正向思考的人展望未來,負面思考的人沉醉過去;正向思考的人總是問:「如何才能比現在更好?」負面思考的人總是問:「為什麼會這樣?」;正向思考的人快樂,負面思考的人憂鬱……這些,都是正向思考與負面思考的差別。

  為何同樣的境界,正向思考和負面思考帶給人們的影響有這麼大的不同呢?追根究柢,境界的好與壞,往往取決於當下的一念。
心轉境 如來境界

  《楞嚴經》云:「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,失於本心為物所轉,故於是中觀大觀小,若能轉物則同如來。」由於經常迷惑於外境,逐漸忘了作主的究竟是誰。學佛的目的,就在找到作主的人。

  過去,妙峰福登禪師在行腳途中患了一場大病,夜宿旅店,半夜口渴,到廚房裡摸黑找水,後來找到一盆水,喝起來又甜又解渴。第二天回想:昨晚喝的水又香又甜,喝下去一身輕鬆,病痛頓消,實在很好。又到廚房裡找,想再喝幾口,找到時發現竟然是一盆又髒又臭的洗腳水,正在噁心想吐的時候,忽然一下開悟了,說了一首偈子:「飲之甚甘,聞之甚臭,非關外境,淨穢由心。」

  如何才能夠確保這念心帶領我們朝向正確的目標前進呢?佛法中給了我們一條道路──八正道──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、正精進、正念、正定,藉以帶動身口意的良善作用。經由八正道,了解佛法的因果定律,並實踐於追求光明的人生。遇到逆境時,反省檢討自己的過失,並知道如何改進;遇到順境之時,也能堅住正念,不隨順習氣,產生惡因緣。這堵堤防能夠保護善心滋長、節制惡念氾濫,是在面對任何境界時,一股強而有力的力量。

  如果能在逆境中學習如何成長,這股力量就是逆增上緣;假使在順境中迷失於財色名利,便埋下了惡果的種子。因此,古云:「塞翁失馬,焉知非福。」自有其道理。向上提升或向下墮落,並非由於現前的處境,而是在於身在境界中能不能提起努力向上的自覺。

  是的,境界無法決定好與壞,只有自己能決定好與壞。所有的結果,端看面對任何境界時,是用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。

  超越,往往只在一念之間而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